【回眸2022年网信发展这一年】关键词篇——量子计算******
关键词篇——量子计算
未来6G将会对算力要求更高,这也将凸显通信网络的算力瓶颈,需要引入更强算力来解决,而算力强大便是量子计算机的最大特征。
如今,量子计算机研制和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焦点之一。这两年,量子计算技术正走出实验室,走向行业应用。
据统计,全球已有100多家量子计算公司,量子计算发展呈现蓬勃景象。基于量子信息的新技术,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量子信息时代,与之相关的政策落地、产学研用、人才培养等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开拓。
盘点全文欢迎关注《【回眸2022年网信发展这一年】这些互联网关键词,都曾与我们“不期而遇”》
监制:张宁、李政葳
统筹:孔繁鑫
撰文:穆子叶、李飞
出品:光明网要闻采访部
刘庆峰代表建议:发挥5G+AI优势 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******
语言互通方能自由交流和互信合作,是一带一路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。近年来,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全国人大代表、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,将多语种翻译技术和5G网络相结合,可在我国率先构建无障碍通信的“人类巴别塔”,用户不用下载任何APP,在通用手机上就可依托5G网络和智能翻译技术,实现跨语种的无障碍视频电话。
为推动中国5G+AI无障碍智能通信在全球范围内抢先建设,刘庆峰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,工信部、中央网信办支持,将无障碍智能通信纳入5G新基建范畴,打造无障碍沟通的数智化“底座”,指导电信运营商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协同合作,充分发挥中国5G和人工智能优势,形成5G+AI倍增效应。
此外,建议工信部牵头,联合行业协会、电信运营商以及人工智能龙头企业,共同制定5G+AI无障碍智能通信行业标准,积极推进国际合作,用标准引领全球无障碍智能通信产业发展;建议民政部、中国残联、电信运营商等研究和出台政策,减免残障人群使用无障碍通信服务资费,降低残障人群获取和使用门槛,助力享受技术红利;建议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财政部设立专项,支持在民族地区推广应用无障碍通信,促进各民族交流,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。(记者 李政葳 梁爽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