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强化重点人群监测 提高就医效率防重症******
央视网消息:在上海,强化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监测,加强用药和健康指导,提高就医效率,应对就诊高峰。
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,社区工作人员最近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与辖区内的老人、孕产妇、肿瘤放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的联系,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。
通过电话、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加健康监测频次,社区掌握了大部分重点人群的健康信息。而对一些需要药品或者现场探视的独居老人,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走访。在江宁路街道,根据电话联系和走访探视,以及家庭医生反馈的信息,每天都会形成一份“居民区每日一报”表格。
目前,上海在社区医疗机构设发热诊室2594间。为了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,12月29日以来,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增吸氧位1711个、输液位2562个、病床665张等。各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合作,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,共同拿出救治方案,并对重症患者及时转轸。
当下,上海正在推进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类分级诊疗,以区域医联体网格化建设为基础,每个服务网格基本由一家市级综合、一家区级综合和数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,建立三级对口联动机制,畅通双向转诊,通过在基层首诊、有序转诊,为危重症患者让出“生命通道”。
楚国的家具几乎都以红色为主,这有什么讲究吗?(4)******
到了战国后期,随着冶铁的发展,铁器得到推广,这为漆器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基础。从漆器的造型上看,楚国的漆器更体现了楚国人浪漫的天性特点,漆器的样式也不受北方礼乐制度的约束,创造了一种崇尚自由的社会风气。同时,由于楚国好巫术,所以在漆器中能看到具有巫文化色彩的丧葬器物,这些器物给观者一种神秘感。
从漆器的制作我们也可以发现,漆器其实象征了楚国对美学与艺术的追求。楚国人崇尚火,所以红色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基调,而漆器恰恰又是以红色为主。
《芈月传》中楚国朝堂尚红
楚国的漆器从诞生到发展,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但在今天两湖一带,我们依然可以在博物馆中寻觅到各具特色的楚国漆器,这些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楚国文化的风采与韵律。今天,漆器的制作在湖北一带依然盛行,目前我国已经将这种漆器的制作手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种传承数千年的技法,经历了两千年的风雨后,至今依然熠熠生辉。
参考文献
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:《中国国家地理》(湖北专刊下),2019年第2期。
鲁西奇:《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》,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